在您阅读完这篇文章后,欢迎点击关注,并在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建议。您的每一份支持都将成为我不断努力创作更好文章的动力,希望您能给我这个机会,这不仅是对我的肯定,也是我前进的动力源泉。
2011年3月16日,恰逢陈赓大将逝世五十周年纪念日,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陈赓将军和夫人傅涯的骨灰,以及陈赓的原配夫人王根英烈士的遗骨,将在陈赓的故乡——湖南湘乡龙洞镇泉湖村举行合葬仪式。这一仪式不仅得到了陈赓的子女与亲友们的参加,当地的乡亲们也纷纷自发前来悼念,表达他们的敬仰与怀念之情。
陈赓将军于1961年3月16日因病在上海去世,享年58岁。然而,五十年后的今天,陈赓的子女们提出了一个请求——希望将父亲的骨灰从八宝山革命公墓迁出。这个请求的背后,缘由竟与陈赓的遗孀傅涯有关。
2010年,已经92岁高龄的傅涯因健康问题住进了医院,或许是出于对自己时日不多的预感,她曾将自己的遗愿交代给了儿子陈知非:“我死后,不要把我与你爸爸合葬,让你妈妈与爸爸合葬吧。”作为陈赓与原配妻子王根英烈士唯一的儿子,陈知非深知母亲的这番话背后,藏着她对父亲与王根英感情的深刻理解与尊重。
展开剩余78%陈赓一生有过两段婚姻,每一段都深刻地镶嵌在那段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中。他与王根英的相识相知,充满了革命的激情,但也因为革命的无情而导致了悲痛的别离。此后,陈赓在渐渐走出痛苦的阴影后遇见了傅涯,最终两人走到了一起。傅涯在陈赓去世后,独自撑起了家庭,成为了一个坚强的支柱。
陈赓虽然在外给人一种开朗、幽默、甚至略显大大咧咧的形象,但在对待妻子和孩子时,他却显得格外细腻、温柔。
1923年,陈赓与王根英的故事开始了。当时,17岁的王根英在上海的一所工人夜校学习,而年长的陈赓是该校的一名教员。由于学校很快被反动派查封,陈赓也因此离开了上海,回到了湖南。经过组织安排,陈赓考入了黄埔军校,而王根英则在上海投身到革命的浪潮中,积极参与党的革命工作,并在战斗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尽管这段时间内,陈赓与王根英并未有过直接接触,但他们始终在各自的战线上为革命事业奋斗。直到1927年春,陈赓与王根英再次相遇。这一次,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相遇,陈赓终于鼓起勇气向王根英表达了心意。他将求婚的信写在一张纸条上,递给了她。王根英当时还未准备好接受这份感情,但她并没有拒绝,只是将纸条贴在了会议的墙上。这一行为让他们的恋情成为了大家谈资,而陈赓则乐观地表示,这样一来,更多的人知道了他向王根英求婚的事情。
王根英的做法没有使陈赓放弃,反而让他更加坚定。陈赓随后写了两封情书,尽管王根英再次将信贴出,但这一切并没有影响两人之间渐生的情愫。直到周恩来亲自介入,了解王根英的真实想法,陈赓与王根英才真正走到了一起。
在接下来的岁月里,陈赓与王根英携手并肩,投身到革命的浪潮中。尽管身处白色恐怖的阴影下,他们依然无畏地为党组织工作,奉献了大量的情报。1929年,他们的儿子陈知非出生。然而,革命工作并没有因此而停止,两人依旧早出晚归,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王根英被叛徒出卖,最终被捕入狱,幸得党组织营救,才得以脱险。
1939年3月,王根英在与日军的战斗中英勇牺牲,年仅33岁。陈赓得知噩耗后,悲痛欲绝,痛哭流涕,并承诺要为妻子守节三年,这个承诺他确实做到了。
1940年,陈赓结识了傅涯,并与她产生了深厚的感情。尽管身份悬殊,傅涯最终答应了陈赓的“三年之约”。两人一直保持着通信,并在深入了解彼此后,终于在1943年2月结为夫妻。傅涯回忆起嫁给陈赓的原因时表示:“我选择嫁给他,并非因为他是将军,而是因为他那段传奇的经历和对王根英深沉的爱深深打动了我。”
无论是在战争年代,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和平时期,陈赓与傅涯一直相互尊重,彼此关心,他们的婚姻成为了军中佳话。傅涯不仅关心陈赓的健康,还常常带着孩子们去看望王根英的母亲,将她视如亲母,并为老人送去生活费,直到老人去世。
陈赓去世后,傅涯虽然悲痛万分,但她很快振作起来,继续照顾孩子们,帮助他们成长,并将陈赓的手稿和日记整理出版,这些资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,对军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2010年1月4日,傅涯因病在北京去世,享年92岁。
参考来源:海峡姐妹2021年10期、现代妇女2017年7期、文萃报·周五版 2021年17期、老年教育2020年7期。
提示: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,记得点个“关注”,成为铁粉后,您将第一时间接收到我的新文章推送。
发布于:天津市第二证券-配资炒股技巧-怎么配资买股票-配资炒股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