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爱玲的爱情故事虽轰轰烈烈,却很少有人知道,她的母亲黄逸梵比她更加勇敢坚强。
黄逸梵的父亲名叫黄宗炎,遗憾的是,他在广西盐法道任职时年仅三十岁便去世。作为遗腹女,黄逸梵自小便被许配给李鸿章的外孙、张佩纶之子张廷重。
尽管两家门当户对,但张廷重并不配得上黄逸梵。张廷重之所以还能依靠显赫的家世保住一席闲职,实在是运气使然,否则他那种扶不起的阿斗劲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建树。
张廷重靠着亲戚的关系谋得一份差事,但他并不珍惜这份工作,整日沉迷于鸦片、赌博和嫖妓。后来,他甚至纳了一个妓女为妾,传言有一次还被这位姨太太用痰盂砸破了脑袋。
展开剩余79%染上吗啡瘾的张廷重,甚至请专人给自己打针,医生看了都摇头叹息,说他注射的毒品量足以毒死一匹马。
黄逸梵嫁入张家后,才发现张廷重是典型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。媒婆提亲时,把他夸得天花乱坠,结果竟是这么一个无用之人。张家由大嫂掌管,生活极度节俭,连肥皂都尽量省着用。黄逸梵一向讲究卫生,躺在床上闻着枕头上的唾沫味,眉头紧皱。无奈之下,她只得动用私房钱让仆人去买生活必需品,饭菜也难以下咽,她不得不开箱添置些食材。
在这样的环境里,黄逸梵感到无比压抑和窒息。
或许命运觉得她太过苦难,便送来了一个小姑子。十五岁的张茂渊视嫂子黄逸梵如天仙,常常找她聊天,让她的日子稍微轻松了些。
婚后,黄逸梵为丈夫生下一儿一女,女儿正是后来闻名的张爱玲。尽管孩子的出生给她带来些许慰藉,但她的忧愁并未减轻,黄逸梵在张家默默忍受了整整多年。
到了三十一岁,九年的婚姻几乎榨干了她所有的热情和希望,张家成了禁锢她的牢笼,每一天都如同度秒如年。
黄逸梵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,她必须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出路。经过深思熟虑,她想到了小姑子,鼓励她去国外留学,并以陪同她出国的名义偷偷离开。
黄逸梵无奈地做了十年的世家少奶奶。离开时,女儿只有四岁,儿子三岁。船启航那天,她伏在床上哭了许久,尽管心中满是哀伤和对孩子的眷恋,但她已忍受不了丈夫的无赖和这座牢笼,若继续留下,她定会枯萎消亡。在成为母亲之前,她还是那个独立的黄逸梵。
果然,黄逸梵走后,张廷重更加肆无忌惮,终日瘫卧烟榻,与姨太太赌钱纵乐,依旧不忘向黄逸梵写信,恳求她回国。
而黄逸梵在欧洲的生活丰富多彩,她在美术学校潜心学画,穿着洋装参加英国的社交聚会,刻苦自修英语,能够与外国人无障碍交流。她的生活充满自由与光彩,没有家中那些琐碎烦恼,只有广阔的天地和美好未来。
不过,午夜梦回时,她仍会想念远方的孩子们。
有一天,她收到一封信,附带张廷重的照片。信中张廷重承诺戒毒、遣散姨太太,极力恳求她回国。黄逸梵的心动摇了,便带着小姑子踏上归国之路。
回国后,她才发现“江山易改本性难移”。不久,张廷重重新染上鸦片,不仅不供养家用,还让黄逸梵不断贴补家里,夫妻间的感情早已消失殆尽。
黄逸梵忍无可忍,决意斩断这段婚姻。1930年,她聘请外国律师,正式协议离婚。张廷重无可奈何,最终在协议上签了字。
离婚后,黄逸梵搬到法租界居住,张茂渊也看不上哥哥,搬来与她同住。她送女儿去名校读书,给了零花钱,但因生活所迫,常常在女儿面前情绪失控,渐渐地,母女关系变得疏离。黄逸梵尝试创业,也曾追求自己的幸福。
1941年,黄逸梵离开香港,带着珍贵行李途经新加坡。可惜当年新加坡陷落,她的外国男友在炮火中丧生,生意亏损,她又辗转他乡,期间做过秘书和皮革厂女工。
1957年,孤独的黄逸梵在伦敦去世,临终前想见女儿一面,却未能如愿。张爱玲后来继承了母亲的遗产,包括一箱古董,在经济拮据时卖掉,换来六百多美元补贴家用。
发布于:天津市第二证券-配资炒股技巧-怎么配资买股票-配资炒股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